厦门  [切换城市]  
用户名:密码:记住密码免费注册/帮助中心
厦门管道疏通网广告位
当前位置:管道疏通 >>> 资讯

厦门:创新动力足,发展高质量

  • 发布时间:2023-09-13 浏览量:345次
  • 21家厦企上榜中国制造“隐形冠军”;营商环境新版方案出台,在巩固前五轮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的基础上,推出28大方面的改革举措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优秀创新成果评选结果出炉,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厦门探索……今年上半年,一系列创新成效和创新探索,勾勒出厦门创新引领的活力身影。


    一直以来,厦门注重走创新驱动之路,强化科技创新,着力构建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科技集群、科技强度跻身全球城市百强之列;深耕改革创新,一批“厦门经验”走向全国,也成为厦门开放之门越开越大的秘诀所在;探索治理创新,从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要求入手,努力让厦门成为展示“中国之治”蓬勃生机活力的窗口。
    去年底开业以来,我省最大的滨海商业综合体“海上世界”人气旺盛。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厦门牢记嘱托,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在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中,坚持把争优、争先、争效的要求体现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任务上,坚决扛起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的历史使命。
    又一“厦门造”产品填补国产空白——不久前,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半导体设备专用串级温控器,成功通过国内某光伏龙头企业的产线验证,这也是国产串级温控器首次通过半导体市场验证。
    温控器是测量并调控温度的设备,在工业生产、自动化产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普通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温控器不同,半导体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串级温控器需要更高端复杂的调节算法,其对温控器产品的精度、可靠性、抗干扰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苛刻。
    “此次通过产线验证的产品,采用宇电新一代高性能24位定制A/D(模数转换)芯片,并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的PID算法,具有多种测量精度可选。”厦门宇电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厦门,企业正携手高校、科研机构,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越来越多的“厦门造”从“实验场”走向“应用场”。
    作为国际上第一台测量单分子尺度半导体器件电子学特性的科学仪器产品,由厦门大学和嘉庚创新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单分子电子学科学仪器产品,已应用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甚至还走进了大洋彼岸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实验室。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嘉庚创新实验室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整合多学科团队力量,组建了国际一流科研队伍。”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助理、厦门大学信息材料与工业智能实验室洪文晶教授说。
    一直以来,厦门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高质量培育创新主体、高层次建设创新平台、高标准构建创新机制、高水平培育创新人才,加快把发展动能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
    今年3月,厦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再次吹响创新发展冲锋号。
    会上,25个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签约,总投资552亿元;厦门聘任4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顶尖人才为科技顾问;“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秘书处揭牌及厦门科学城启动;发布《厦门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厦门市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若干措施》……彰显出厦门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的决心和魄力。
    当前,厦门正积极谋划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已实现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等10条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积极布局新能源、第三代半导体等新赛道,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2.5%。去年,厦门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800家,总数超3600家;增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4家,总数达143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3.2%;厦门科技集群、科技强度首次跻身全球城市百强。
    厦门坚持不懈把科技创新作为事关发展成败的大事来抓,并定下发展目标——力争到202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城市创新能力指数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10位,把厦门打造成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海峡科技创新核心枢纽……
    为此,厦门早已科学、精准地谋划一条科技创新的“厦门路径”,即“四个一”工作任务:咬定一个目标——把发展动能转换到依靠科技创新上来,实施一个工程——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建设一个平台——厦门科学城,营造一个生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全力把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厦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探索“跨境电商+中欧班列+丝路海运”新模式,打造国际物流新通道,促进国际运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发布厦门口岸“全流程阳光服务”收费清单,推出集装箱“卸船直提”“抵港直装”等模式,推动口岸降本增效;在全国率先探索并落地离岸贸易业务,保障企业“出海”拓市场、觅商机……挂牌成立8周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553项创新举措,以改革创新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片区高质量发展。
    厦门具备经济特区、金砖创新基地、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多区叠加优势。一直以来,厦门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
    今年6月,厦门在巩固前五轮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的基础上,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坚持将市场主体获得感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在建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等方面推出了28大方面的改革举措,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新优势、打造特区开放新优势、构建全域创新新优势。
    数据显示,2022年,厦门实际使用外资22.1亿美元,占福建全省的44.3%。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目前,中欧(厦门)班列已稳定开行中欧、中亚、中俄三条国际货运干线,主要通达12个国家和34个城市。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丝路海运”平台,已有100条命名航线,通达43个国家117座港口。“海丝”与“陆丝”在鹭岛无缝衔接,碰撞交汇出新的机缘。
    立足“一带一路”,打开国际视野。厦门把高标准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作为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的重要支撑。经过1年多探索,厦门已初步构建国际商事海事诉讼、仲裁、调解平台,补齐厦门涉外法律服务的短板。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3年4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厦门累计设立699家外资企业,合同外资34.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0.5亿美元;厦门市累计备案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企业项目25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55.4亿美元。
    夏天,万木葱茏、鸟语蝉鸣,厦门市湖里街道的城中村呈现出一派智慧升级、社区共治的景致。
    步入后浦社城中村,曾经杂乱的电线已经深埋地下,“智慧大脑”通过电网串联整座城中村的“神经末梢”。从监控全覆盖、进村人脸识别、智慧照明,到市容市貌整治、治安消防管理等不同维度,后浦社展现出厦门市智慧城中村提升试点的显著成效。
    城中村越变越“聪明”,折射出厦门创新社会治理的智慧。
    一直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厦门每年将70%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入民生和社会事业,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在追求更快发展速度的同时,传递暖人心怀的民生温度。
    这样的民生温度正在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4日清晨,雨过天晴,厦门山海步道林海线引来不少市民和游客,一路上健步攀登、观山望海,享受海风吹拂的惬意。
    “好美啊!”乘着暑期来到厦门旅游的湖南姑娘冯蕾,此行特地到“网红景点”山海步道林海线“打卡”,面对眼前的美景不住赞叹,“林海线穿山连海,龟石望顶、万石苍海、盼归塔等景点都各有特色,生活在厦门的人真幸福啊!”
    为了让市民群众更幸福,厦门持续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线项目依托厦门卓越的自然景观资源,将生态发展和民生改善有机融合,并设置30余个主线出入口,全线无障碍通行。如今,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线已成为继云海线之后,厦门又一张展现山、水、城景观之美的亮丽名片,为厦门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再添新动能。
    金秋九月,大同小学岭兜校区又将迎来新同学。依托大同小学总校教育资源,一支省、市级名师队伍将深耕教育教学,“浇灌”更多“小树苗”茁壮成长。
    大同小学岭兜校区是何厝岭兜片区旧村改造项目竣工交付的第一个重要民生项目,自校区正式开工建设以来,何厝岭兜片区分指挥部加快推进,高质高效完成大同小学岭兜校区建设。
    2022年8月,大同小学岭兜校区正式揭牌,承载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重任的岭兜校区,办学规模达30个班,大大缓解片区就学压力。不仅如此,硬件高起点建设的岭兜校区,智能化、开放性阅读空间,学生花园餐厅,学生午托休息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向往与期盼。
    民生福祉,枝叶关情。厦门总是用真情实意的实际行动回应民生所需:2012年—2022年全市新增中小学及幼儿园学位38.5万个;全市新竣工保障性住房7.98万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61万套,累计配租配售各类保障性住房约10万套(间);共有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川大华西厦门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厦门市中医院)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项目,数量居福建省首位;不断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作为全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进一步升级养老服务;通过租金补贴方式,解决新就业大学生等青年群体5年内过渡性居住需求……持续提升的社会民生各项事业,正在让厦门市民百姓共享发展改革成果,走向高品质生活。
    7月4日,碧海蓝天怀抱中的厦门翔安机场塔吊林立、一片繁忙。“争分夺秒、克难攻坚、夺取百日攻坚战全面胜利”,在厦门翔安机场项目部门口,一块倒计时牌上的标语格外醒目。6月以来,厦门翔安机场打响百日攻坚战,翔业集团、中建八局、中建三局、北京城建等实力国企全力建设,核心区施工作业面全面展开,通航配套项目陆续启动,奋力打造新时代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
    近日,厦门翔安机场的核心区施工作业全面展开,通航配套项目陆续启动。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目前,航站区工程方面,主体工程桩基及地下室已全部完成,航站楼主体结构施工至三层,指廊工程进入结构封顶冲刺阶段;飞行区工程方面,翔安新机场一期建设“北一”“南一”两条远距跑道,目前土石方、地基处理工程已进入大面积施工阶段;相关配套工程方面,已完成轨道3、4号线机场站主体结构施工,开展机场西站、空港经济区站基坑开挖……
    翔安机场本期工程计划2026年实现通航,投用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飞机起降38万架次的使用需求,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和海峡两岸交流的门户机场,为厦门打造海丝核心区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
    作为全球少见的海岛型机场,厦门翔安机场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复杂,涉及填海造地、房建、民航、市政(轨道交通、管廊)、铁路和公路等六大工程领域。面对建设规模大、工程类型多、目标工期短、技术难度高的难题,如何改变传统工程管理方法,创新运用工程管理新模式有效协调解决庞大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成为厦门翔安机场建设的最大挑战。
    “我们会同各参建单位,以BIM+GIS(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深度应用为基础,创新构建集规划设计统筹、目标工期管控和特殊工艺技术咨询等重要功能于一体的‘三大智囊平台’,打造智慧型数字孪生机场,实现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管理。”市机场片区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吴洪钦介绍,数字孪生机场技术可从空间、时间和成本三个维度对机场建设进行数字化管理,解决建设中各种疑难杂症,为机场建设降本增效,在推进施工进度的同时,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
管道疏通动态
管道疏通常识
管道疏通问答
本地聚焦
热门城市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付款方式|联系我们|意见反馈|加入收藏|免责声明|网站优化
© 2024 :厦门管道疏通   津ICP备12007331号-14